您好!欢迎访问无锡金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热线:0510-68587666-6005 赵老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企业邮箱|管理后台

无锡金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

修德 励志 勤朴 笃行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无锡金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2)

栏目:通知公告 时间:2021/12/6 9:36:39 浏览:

无锡金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2

 

1.基本情况

1.1学校概况。无锡金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是无锡市教育局核准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是无锡市唯一一所商科类中职校。2020年我校成功被评为“江苏省优质特色职业学校”。学校位于无锡市滨湖区锦溪道99号,占地面积66548平方米,教学用建筑面积57426.13平方米,地处荟萃众多科研机构及数千家优秀企业的滨湖区山水城科教产业园,地铁一号线直达,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学校秉持“德技并修”的校训,以“成人、成才、成事、成功”为校风,以“敬业、爱生、博学、善导”为教风,以“厚德、乐学、精技、敬业”为学风,围绕“把学校办成立足江南,辐射全国,为第三产业培养品德优秀、技术高超、适应流通行业需求人才的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的方略,积极探索育人模式,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全面提升,依托行业办学校、根据市场设专业、针对岗位开课程、借助基地训技能,依托园区、立足园区、融入园区、服务园区,建成财经商贸、中式烹饪、高星级酒店运营管理等7大专业群,初步形成“园校一体、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师徒相长”的办学特色。

我们围绕产教协同,深化校企合作,重构课程体系,五育协调推进,强调进校即进企、实训即上岗。创新推行学分银行,鼓励学生技能出彩,强化教师人格、升格、风格培养和企业实践,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涌现出一批教学大师和教学能手,并获得多项国家和省市技能奖项。

我们实行准军事管理模式,注重文明养成,强化心理健康,引导匠心筑梦;创设协同育人理事会,成立“匠人”俱乐部,树立专业榜样;设置“义工”驿站,“自治”教育实现“六好”,团学工作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我们秉持德技并修,崇尚职业素养,创新劳动教育,怀揣匠心筑梦。创新推行6S素养计划,创办金茂果品蔬菜体验中心,创设“劳动技术教育”素能课程,助力全程德育,把劳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切实融入人才培养,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我们强调科技引领,对照办学标准,升级办学条件,夯实服务保障。完成了教室改造、宿舍整修、食堂重建、校园翻新;新建实训场所、运动场所;增添教学设备、图书;校园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二级管理、后勤保障等机制初见成效,学校以崭新的面貌成为无锡中职教育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我们加强党的领导,注重政治引领,推进全员德育,教职员工思政教育和学生德育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进一步落实党建思政和德育工作的主体责任,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彰显了党建、思政和德育工作优势,学校党支部连续两年获得先进称号。

1.2 学生情况。我校从2017年9月开始招生, 2020年招生规模1462人,为建校以来招生规模之最,比2019年上升30%。2021年毕业280人,比上一年增加了176人。其中240人升入大专院校。2021年8月底在校学生数1786人,其中2019级693人,巩固率95%;2020级1091人,巩固率96%。2021年我校招生1230人,巩固率98%,学生稳定性较高。

1.3教师队伍。我校是市属民办中职校,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没有规定数量;2021年我校教职员工总数为134人,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4人:其中专任教师90人,较上一年度增加17人,生师比为19.84,比上一年度提高了9.25;“双师”素质专任专业教师总数为29人,比上一年度提高了2人。本年度我校还没有市级及以上的名班主任工作室,这是我们今后几年需要提高的地方之一;本年度兼职教师人数18人,人数与上一年度持平;兼职教师占总教师的比例为16.67%,比上一年度下降3.18%个百分点;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10%,较上一年度下降5.1个百分点,下降的原因是教师总人数增加了,而引进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人数没增加,因此占比下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本年度又增加了1人,占比2.2%,比上一年度增加0.8个百分比。师资队伍总体趋势较为稳定,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师资队伍有一定的增长,但是在如何吸引高学历、高技能、高职称的“三高人才”方面是困扰民办中职校发展的一大瓶颈难题。

1.4设施设备。本年度我校生均校园占地面积为37.26平方米,比上年有所增长,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32.15平方米。我校本年度新建校内实训室共计3个,其中数控加工实训室1个,数控模拟仿真实训室1个,汽修综合实训室1个。目前校内实训室总数已达26个,能够满足现有的教学需要,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基本能够达到一人一工位;生均纸质图书数量为16本,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多,生均纸质图书比上一年度下降量较大,电子图书存储量为5.1GB,与上一年度较持平;目前我校的“金茂果品蔬菜体验中心”正在积极申报无锡市中小学生职业体验示范中心。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本年度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11人、德育管理人员19人、目前学校还没有市级及以上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也没有市级及以上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我校19、20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已有1-2年,在准军事化管理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熏陶中树立爱国情怀,并制定详细的中职生涯规划。在德育活动中以每周一升旗、国旗下讲话、农场劳动为有利抓手,通过农场劳作、农耕、施肥、除草、采摘等各项劳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劳作的辛苦及丰收的喜悦。坚持每周早操有评比、每月班会有主题,并通过每月道德讲堂专题讲座、心理健康讲座教育,正确树立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合理利用重大活动为载体树立学生自信、创新、坚毅、果敢等优良品质,学生综合素质逐步提高,好的习惯基本养成。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社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其中囊括了公益类、文艺类、体育类、各专业类共33个,在校覆盖率达到95%。绝大多数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合格,树立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刻苦,态度认真,只是在学习方法和能力上有些欠缺,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改进,职业生涯中也有确立了中、短期目标,遵纪守法,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仪容仪表整齐,基本上达到了一名合格中职学生的要求。仅仅2021年上半年我校就获得无锡市第40届百灵鸟大赛语言类银奖、共青团无锡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优秀共青团员一名、无锡市三好学生两名、优秀班集体一个、江苏省三创优秀学生、学生干部各一名、百年荣光征文最美无锡获得三等奖一个、优秀指导教师一个。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获得书法、绘画二等奖各一名绘画三等奖两名。

2.2技术技能。学校重视标准化技能考点建设的建设,但离标准化技能考点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我校一贯重视对学生的技术技能训练,专业实训课与理论课的比例大致为1:1,在校各专业均按人培方案的规定开足开满技能实训课程。并且在要求学生在中职阶段第一年完成六项公共技能的考证工作前提下,第二年引入相关专业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培训。

2.3在校体验。2020年10月学校对两个年级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680份,主要从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进行调查,回收了2680份,回收率达到98.9%。期中理论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89.4%;专业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86%;实习实训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70.7%;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0.2%;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0.5%;校园安全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8.5%。2021年6月毕业的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889份;回收了840份调查问卷,回收率达到95%,期中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调查问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占总数的98%。

2.4资助情况。我校总体受资助情况概括为三部分:(一)免学费部分:政策惠及我校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学生人数为2189人,2020-2021学年春季学期学生人数2073人。(二)助学金部分:2021年秋季学期215人,2021年春季学期216人,国家对我校实施助学金政策,经过学生申请、学校审核,由学校上报无锡市资助中心,学生通过资助卡直接获得助学金。(三)学校对学生的资助部分:2020-2021学年春季学期,资助4名贫困学生,共计10860元。

2.5就业质量。我校2021年共毕业280人,其中240人通过对口单招升入高校在中小微企业就业人数40人,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人数为35,初次就业平均约收入3500元左右,毕业生创业人数为0,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87.5%,毕业生就业满意度98%,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的满意度99%,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职业技能的满意度98%,就业去向:1、酒店、2、外卖、3、理发店、4、父母自创业的企业(电商公司、数控机械厂、饭店)、5、奶茶店、6、电销联络员6、大型商场;初次就业月收入与2020年相比,收入水平持平,保持在3500元左右。

2.6职业发展。新生在入学后,由各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将以往就业创业教育的情况进行讲解和点评,对所学专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剖析,毕业生一年就业稳定率30%,很多学生参加工作几个月后,就会进行二次跳槽就业,选择自认为理想的职业,尝试第二次就业。

2.7升学情况。我校2021年共毕业280人,其中240人通过对口单招升入高校。

3.教育教学

3.1专业建设。学校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素质教育技能为核心目标,德技并修,围绕山水城园区企业、产业的需求设置改造专业,坚持走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办园区需求的职业教育。本年度新成功申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并已经招到近百名学生。在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紧密围绕园区行业、企业的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将行业、企业的常规及特殊内容落实课堂中,争做到与行业、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3.2教学改革。

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创业实践”的教学体系。以“共用互惠”为原则,集聚企业资源,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用量大、投资少、自己建,用量小、价格高、企业租,专业性、技术强、企业建。以“共推互聘”为依托,以反哺教学,反哺企业为目的,以企业项目为载体,进行从容易到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教学转换。重构实践教学项目和实践训练,教会学生怎么想,怎么做,探索“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企业项目实施的教学成果通过“共享互利”在园区为学生创业孵化,在促进企业落地园区的同时,这成功案例又作为学校实践教学的内容。                        

对教室进行智慧化改造,新增智慧黑板13块,理论教室大屏电视机50台,目前所有理论教室均实现了智慧黑板或大屏电视机的全覆盖,为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开展了适应于学分制的模块式课程和综合化课程的探索和实验,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课程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构建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我校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编写反映自身教学特色的补充教材和讲义,完成了《烹饪基础》、《中式烹饪—锡菜技艺》、《西式面点中高级技能》、《幼儿园活动设计——美工篇》等四本校本讲义,另有一本《呼叫中心客户服务与管理》校本教材还在编写过程中。注意吸纳行业技术专家、教学研究人员和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工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改进考试考核方法和手段。我校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对学生的考试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重视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理论考试全部采用机考,操作考试采用模拟技能比赛方式,多位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专家进行综合评价。

进一步改进德育课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德育课教学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使德育课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形象,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加大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编写劳动课程校本教材,把“田间课堂”引入到教学计划中来,每天安排两个班级的学生去学校学农基地——“90农场”上劳动课程,让学生在实际的农田劳动环境中磨练吃苦耐劳的精神,亲近大自然环境。

积极参与“1+X”证书试点工作,目前会计专业的业财一体化“1+X”证书正在财经商贸教学部中进行,并将于本年底前进行第一批近50名学生参与该项证书的考证。

3.3队伍建设。学校通过“内引外培”,提高教师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校内教师培训月月有计划;全年校外培训分批组织各专业部分骨干教师到南京、扬州、无锡等地或以网上在线培训学习交流共67人次,开阔了教师眼界,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将专业课教师送出校进行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培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更新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出台教师学历、职业资格证书及职称提升的具体奖补政策,激发教师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能力。并组织开展青蓝工程,梯队接力,促进教师团队的稳定持续发展。

3.4质量保证。学校遵循《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要求,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产业需求、地方发展与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各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和综合培养,并将改革引入深水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能使专业与企业能真正融合在一起,做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结构,真正使专业贴近市场,服务市场。学校身处无锡市滨湖区科教产业园园内,与科教产业园“共融共生”。在“园校一体”的框架下,更好地为科教园区企业人才需求提供服务,紧紧围绕园区的产业需求设置新专业,改造好老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编写上,进行充分的调研,组织园区相关企业共同编写;在课程标准的建设上,也充分吸取企业相关工作内容的需要,并融合到课程体系中,为培养符合社会急需的技术产业人才打下基础;每学期做好生源质量分析及学期末教学质量分析,在学期中段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教学诊断专题研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每月对教学过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检查,每天安排教学管理人员对课堂进行巡查工作并将巡查情况及时在全校进行通报;执行教学督导进行随机推门听课制度,并反馈听课情况,指导教师授课,提高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水平;每周进行教学管理联席会,商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本年度学业水平考试情况总体平稳,参考学生规模及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一百多人,主要原因是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针对学业水平考试的情况,我校积极调整各科的教学重点,围绕学测,大胆进行考试模式的改革,用机考代替笔试的传统考试模式,虽然机考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情况较为满意。

3.5规范管理情况。学校以章程为核心,在办学过程中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涉及人事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以及校园安全管理等行为规范,计有100余个,集大成为《无锡金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制度汇编》,有了指导方向、规范行为、处理矛盾的重要依据,成了学校正常办学的、健康办学的有力武器。在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执行过程中,发现制度有不完善的地方,及时召集班子成员协商,有针对性的进行修改优化。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我校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教学要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在发展前景又有合作意向的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基地不仅可成为师生接触社会,了解的重要阵地,而且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老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教师技能提升,今年通过顶岗实习的学生,便有留在企业中就业上岗。满足企业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4.2现代学徒制。我校在现代学徒制专业试点专业建设过程中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检验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由学校、企业对校内学生评价体系,校外评价体系对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意识、思想意识,专业技能进行全面、全方位的科学评价,便制定了人手一本的实习手册,由校企方进行对参加实习的每一位学生从四个等级上综合得分,进行评定。

4.3学生实习实训。今年我校在校企合作发展上,着重采用以“校企互动式”的形式 ,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在善于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既借鉴国内外职教发展的成功经验,采用“产学合作,双向参与”的方式,又运用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由企业提供实习场所、实习资料,从而达到学生在实训中得到收获的效果。今年整体上也已建立起相应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为企业“量身裁衣”培养人才,为学生就业实现“产教结合,工学交替”模式,推进校企发展。

(1)今年我校有合作关系的单位30家,我校优选社会知名度高,企业效益好的优质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基地协议及实习合作协议,规范协议内容,有序制订实习计划,实习时间,实习人员,与多家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目前、我校4个学部下企业进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西烹部有150名学生。在五星级酒店与大饭店跟岗实习,机电学部131名学生到工厂认知实习。我校通过协议规定企业提供劳动岗位、劳动报酬、合理安排学生工作时间,学校派出教师跟随学生到企业进行常规管理,要求企业提供免费食宿。在为期六个月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参与度高,能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融为一体,学生动手能力增强,综合分析能力得到提高,独立完成工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学以致用真正得到实现。

(2)举办“企业十佳优秀学员评选活动”,推进专业技能提升

企业以岗位技能竞赛方式,对各方面成绩优秀,具有突出贡献的学生发放奖金,调动学生你追我赶的劳动热情,对我校学生进行评选,并对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4集团化办学。我校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啊化办学,通过集团化办学可以整合优质资源,形成职教发展合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通过各个成员单位的参与和学校自身的改革,可以激发职业学校办学活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机制,需合校企双方资源促进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同步推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

5.社会贡献

5.1人才支撑(服务地方发展)。学校紧紧围绕“进校就是进企、实训就是上岗”的育人理念,以“园校互动、产教融合、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为目标,为园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以“专业要求与行业标准对接”为抓手,聚焦“职业能人”进行创新培养,围绕“新商科”的结构和特点,建立烹饪与营养、休闲与服务、信息技术等专业类别,深化适合园区发展的专业内涵,高质量培养符合园区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从道德品质、技术技能、职业素养的训练上下功夫,提升就业的对口率及学生上岗的胜任力。如今,学校已逐步形成“政行企校四位一体,协同创新共育人才”的办学模式、“园校一体,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园校互动,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紧贴产业发展,打造市场导向的专业架构。学校根据园区产业的特点,建立专业对接产业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结构经历了由传统的烹饪服务到信息技术,再到影视创意的两度优化,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园区特色的“新商科”专业架构,确保专业紧贴园区产业的发展。

学校利用独特的园区优势,实现校企融合的三次跨越“冠名班、合作办专业、合作办企业”,真正实现“引企入校、移教入企、互利共赢”的“企中校,校中企”校企专业共建模式。实现瞄准产业建专业,围绕专业联产业,产学研对接产业链,专业群对接岗位群初步形成园区、企业、学校之间“资源共用互惠,人才共推互聘,专业共建互赢,文化共融互通,成果共享互利”的“新时代民办职教模式”。

本土双元落地,推动“园校一体”的深度互动。园区政府的支持,民办机制的灵活,在部分专业以“共建互赢”进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定点定岗实现“双元培养”。学校与企业共同招生,具有双重身份;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具有双教学;学校与企业共建场所,具有双平台;学校与企业共设奖励,具有双薪资(企业补贴,学校减免学费)。真正做到学生入校即上岗,毕业即就业。

学校引入园区嘉寓动画公司的部分生产线,利用公司的产品作为学生教学教材,企业技术人才与学校教师在校共同进入学校进行现场教学;将课堂搬到园区企业,采用企业师傅和学校专业老师“双重指导”授课模式,在融创开设企业课堂中,“共融互通”实施“企业文化”教育项目,为企业搭建人才培养“直通车”。

5.2社会服务。学校的运动场、产业楼、图书馆、部分实训室等均免费向园区居民或企业开放,做到资源共享,服务社区。学校响应园区组织或倡导的活动,派出学生志愿者提供无偿服务。

学校广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职职工、失业人员、复转军人及退役士兵等群体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创业就业等服务。本年度举办保姆、月嫂、育婴员培训,培训电工证、攀高证;安全规范培训4400人次。此外学校聚焦城市弱势群体需求,招收初中学历且无技能的家庭主妇,开设护理、面点西餐、中式烹饪等专业课程,使她们脱贫解困再就业。学校积极参与政府、行业重要项目,本年度承办区级以上的比赛1次,即2021年滨湖区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暨茶叶加工工、茶艺师项目行业邀请赛。

5.3对口支援。本年度我校无对口支援项目。

5.4服务抗疫。在疫情中,我校投入大量物力、人力进行防疫工作。并通过微信、官网、公众号等方式进行防疫宣传,疫情防控期间,多名党员参加社区疫情间志愿服务,两名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

6.国际合作

因为疫情影响,本年度我校没有与国外机构合作项目。

7.举办者履责

7.1经费保障。学校集中掌握和管理使用的日常教学经费和教学设备购置经费,具体包括:教学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及实训室建设费和图书资料购置费等。

7.2政策措施。①抓好学校的硬件建设,学校场地,教学用房、智慧校园、校园环境等建设稳步推进②努力构建多元办学模式,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校企合作,实现校企融通。③不断激发教育发展的活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打造专家型、学者型教师队伍。创新教师业务评价机制,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对于专业紧缺型人才,高技能高职称教师落实待遇,让教师有更多的获得感。多途径培养骨干教师,发挥其教育教学的引领和带头作用。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主要问题:

(1)学校的创新发展还需进一步适应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

(2)民办中职校生存发展的空间较小,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对民办学校办学支持的政策扶持力度还不够,而对民办学校的各项管理要求却与公办学校一致。

(3)民办中职校生源质量一直以来比较差,加上民办中职校的师资队伍的稳定性较公办院校比较差。在学校发展的同时,如何提高生源质量以及稳定一支具有高尚教师素养和较高业务能力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关键问题。

8.2改进措施: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原有创新项目的基础上再提炼、再突破、再创新。

(2)希望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在政策范围允许之内,加大对民办中职校的扶持力度,使得民办中职校能良性发展。

(3)尽可能的在招生的初期处理好生源质量和招生规模两者的协调平衡关系,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养,提高在职教师的归属感和待遇,留住从事中职教育的优秀人才。